就是友人的一句說話:「好鐘意石堅」,所以當這節目載譽重演時,便決定是次一定不能錯過!

單看劇名,還以為這是一齣舞台劇或話劇來的,實在《石堅》(Rock Hard) 是一齣無伴奏合唱劇場,由十三位業餘表演者,單是以不同聲調合唱的形式來演繹出一首首有歌詞或沒歌詞的歌曲,還加入了單簧管演奏,舞蹈及戲劇。演出過後,覺得這節目確是很精彩沒錯,以下兩方面尤為印象深刻:

業餘 Vs. 專業

筆者並不熟悉音樂範疇的表演,但個人覺得演員們唱得很動聽很有水準。那些左面一組哼「篤篤撐」,右邊一組唱「吧吧吧」 的歌曲演繹,說易行難,實在需要高度的配合方能做到! 他們的衝勁及力量也令演出生色不少! 有時候就是舞台只亮起冷調的藍色燈光,但那股年青人的活力,令人感到彷彿台上站著的,真是一行十三個在陽光燦爛的日子去登山郊遊的童子軍,邊走邊唱。當然,他們那就是未至於專業也近乎專業的演出,很大程度應歸功於合唱指導趙伯承,還有創作那一首首動人歌曲的伍卓賢,但相信這班業餘演員們的認真態度也是不可或缺的。哪到底認真的態度是因為有專業人士排練的成果,還是演員們本就是認真的業餘歌唱愛好者? 這個有雞先還是有蛋先的問題,可在場刊內其中一位演員的感想中找到答案的端倪:「唱合唱團已經有廿多年了 …《石堅》算得上是人生中最認真,最專業的一次製作。希望香港有愈來愈多的合唱組織,不論是無伴奏,還是其他類型,製作有水準的演出 …」


集多樣元素的劇場作品

如上所述,《石堅》並不是一場普通的清唱合唱音樂會,當中演員們有在說對白演戲,更不乏引人發遽的場面,如電筒照臉說鬼故事,還有談大龜跟香港陸沉的寓言等。此外,是次邀請了知名的獨舞家梅卓燕擔當客席舞者,而梅氏的表現也真的令劇場生色不少,有好幾回那動聽的歌聲配合她流暢而具感染力的舞步,令人看得著迷非常! 她的舞段叫人聯想到望夫石的主角原來也曾經歷過興奮心動的婚禮,嘗過愛情帶來的喜悅,後來因為種種原因,她得孤冷淒清地獨自照顧嬰孩,等著盼著愛人回來,頓時,古老的民間傳說被 “活化”了,叫人更為揪心動容!

作為舞台指導及設計的伍宇烈不只為一般刻板立正的合唱團設計出不同走位動作,令每首歌的演繹更為可觀,更將各項舞台表演的元素配合得恰到好處,使整個劇場不單調,無冷場,往另一個層面看,各項元素的交融更豐富了整個演出的內涵。一個個看似互不相關的故事,仔細回想,望夫歸來的婦人,愚公移山 ... 原來背後都有著堅守信念的精神。


演出過後,友人問是否未看過這類型的演出,我的答案是肯定的! 在筆者印象中,無伴奏合唱劇場應該是從未在澳門上演過吧! 實在,就是由本地業餘表演者擔綱而有近乎專業水平的演出也是少之又少,到底是演員們未夠認真去對待劇場? 還是專業的指導及訓練不夠? 另一方面,集不同元素在內的劇場演出在澳則有越來越多的趨勢,不過真的能將各項元素好好配合呈現的也不多。當然《石堅》縱使成功,也不能代表香港劇場的全部,但作為一個借鑑,期望透過更多不同形式的專業訓練指導,澳門的業餘社團也能製作越來越有水準的演出! 只要澳門 “劇場人” 也能堅守堅過石堅的信念,期望,總會有達成的一天!


(攝影:陳立怡)


演出名稱:《石堅 無伴奏合唱劇場》
演出團體: 一舖清唱
觀賞日期: 2010年4月22日 8:00PM
演出日期: 2010年4月22日 8:00PM
演出地點: 香港大會堂劇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telladan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